那些记忆中的响声

18 Feb, 2010

这几天是农历新年,充满喜气的日子,当然也少不了鞭炮的响声。农村人应该是幸运的,我们这里没有城市中的那些规矩。可以尽情的燃放鞭炮,于是我始终认为,农村的孩子要比城里的娃儿幸福的多,尽管那里没有肯德基,没有过山车,但却有鞭炮,风筝和可以肆意奔跑的田野。现在自己似乎长大了,也不喜欢放那些鞭炮了,于是新年的乐趣又少了一些,我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觉得过年没有什么趣味了。

小时候最期盼的就是过年,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有鞭炮放,更重要的是有压岁钱拿,有了钱就可以去买自己暗恋已久的玩具,比如玩具枪,比如风筝。而最让我觉得好玩的,莫过于放炮了。很小时,只能玩一种绊炮,就是用劲扔到地上就会爆的,小时力气小,要使出全劲才行。这炮威力不大,以至到我们稍微大点后都不屑放这种炮了,甚至看见玩这种炮的人,心中还有些好笑,因为我们始终认为,那炮是拿给娘们放的。

待人有些大了,就放擦炮。这炮是一盒一盒的,炮就像火柴,盒子就像火柴盒,可以不用火便可将炮引燃,这就是名字的来源。但多数时候还是用的火点燃的,擦起来太费力了。这炮又是上了一个档次。再大点,市场上就有各种样式的火炮了,让人眼花缭乱。比如可以爆几下的多响炮,比如威力响声巨大的子母炮,还有霹雳趴啦响的我们称为“神鞭”的东西。还有一种很危险的火炮,我们称为花台炮,点燃丢出去后,先是到处乱窜,然后才爆炸,丢到水里,还往下钻,然后爆炸,就像水雷一样,因为这些原因,特别受我们这些顽皮的男孩所喜欢,也正是这些原因,卖这种炮的人也是悄悄的私下卖的。

当然,这些市场上卖的鞭炮肯定是不能满足我们这些人的味口的。于是,便偿试着自己做鞭炮。因为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三十晚上坚持到十二点,然放一饼鞭炮的习俗,所以初一早上,就和伙伴一起去拣没有爆的火炮来取里面的火药,拿着一个瓶子,基本上走遍了全院子。有了火药,我们有的将其放在玻璃瓶中然后用擦炮将其引燃,而我却喜欢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在较为干燥的土地上挖一个较深较窄的洞,然后倒火药进去,用上面所说的那种神鞭做引线,并在上面用土将洞封住,威力的大小和声音的响亮,关键就是将洞封严实,而且又不至于让引线燃不进去。做完后,点燃,于是“霹雳扒啦,霹雳扒拉,嘣”的声响就出现了,常常是把泥炸的乱飞,记得屋外的一条小路,已经让我们炸得来坑坑洼洼的。大人们也时常说我们,但就是听不进去。

折腾很久,居然将这个做成了“电子打火”的,就是用电将其点燃。我们去买来小灯泡,然后将玻璃敲去,连上导线,然后和火药一起埋在土中,只需在导线另一边接通电源就搞定了。因为这个发明,让自己洋气惨了,本还想研究一下无线遥控的,结果现在自己大了,对这些已经没有了兴趣。

这些响声,随着自己一年一年的长大,也就只有留在记忆中了。其实我们大了,懂得了许多,失去的也是许多。一盒鞭炮便可带来的快乐,在现在似乎昂贵了许多,我很难得到它,难到我是真的长大了?